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党群工作
“愿成”文化领新程:成都院以文化四维之力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来源:成都院 作者:邱云 时间:2025-07-08 字体:[ ] 分享:

文化兴则企业兴,文化强则企业强。意大利贵宾会成都院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梳理塑造出“愿成”文化。“成都院、愿都成”,是当前成都院文化品牌语,蕴含一家75载发展历程央企报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成就事业的实干之志、共创共享的发展之愿、基业长青的奋斗之魂。75年来,成都院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行业进步、成就员工价值、擘画百年蓝图的征程中,“愿成”文化以使命为舵、以实力为桨、以发展为帆、以奋斗为锚,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以四维架构形成闭环,打造文化之本。“愿成”文化包括“报效宏愿、达成愿想、成就愿望、实现愿景”的四维逻辑,这一体系以价值导向为根、能力建设为干、人才凝聚为叶、永续发展为果,形成从使命到行动、从个体到组织的闭环——以担当服务国家战略,以实力铸就共赢基石,以发展激活内生动力,以创新筑基百年长青,四者相互依存、层层递进,既是企业发展的方法论,更是增强核心功能的实践论,共同驱动企业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科技型工程公司的目标迈进。 

以使命担当报效宏愿,铸就忠诚之魂。报效党和国家的宏愿,在于将企业命运融入时代发展洪流。这是央企红色基因的价值原点,为“愿成”文化注入灵魂。成都院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根本遵循,构建“战略-责任-行动”三位一体的担当体系。一是坚持战略引领,聚焦“双碳”目标、能源安全、国家水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布局并深耕“水、能、城、数”主责主业;二是强化责任传导,建立从顶层设计到项目执行的全链条责任机制;三是锤炼行动自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投身急难险重任务,将忠诚担当转化为服务国之大者的生动实践。 

以实力能力达成愿想,夯实共赢之基。实现股东与客户的愿想,核心在于锻造不可替代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都院以“技术领先、管理精益、服务卓越”为行动纲领,打造立体化能力体系。技术上,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群,以创新驱动提升解决方案含金量;管理上,推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项目高效履约;服务上,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机制,建立需求快速响应与价值共创平台,确保每一份信任转化为共赢成果。实力是连接市场信任与企业生存的桥梁——技术与管理创新提升价值交付能力,服务创新强化共生关系,三者共同支撑“成都院”品牌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为“都成”提供硬核保障。 

以发展壮大成就愿望,凝聚同心之力。成就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在构建企业与员工的价值共同体。成都院通过“三维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平台赋能,搭建技术创新、项目攻坚、管理提升等多元舞台,让员工在实战中成长;通道赋能,构建“管理+技术”双轨并行的职业发展体系,破除人才成长天花板;文化赋能,营造尊重创造、共享成果的生态,使员工获得感与企业竞争力同步提升,实现“个人梦”与“企业梦”的交融共生、同频共振。员工愿望的实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元动力,“人企共进”将个体价值融入组织目标,为基业长青积蓄持久动能。 

以革新奋斗实现愿景,筑牢长青之根。实现基业长青的愿景,重在构建自我革新、持续奋斗的长效机制。成都院以“文化传承、体系创新、数字跃迁”为三大支点:将“愿成”精神融入制度基因,通过文化宣贯与制度保障实现代际传承;构建动态迭代的标准体系与管理模式,以组织韧性应对时代变局,融合“四链”生态,以院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战新产业研究院等平台链接技术-产业-人才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从工具应用升维至生态重构,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让企业生命之树在变革中常青。通过前瞻布局应对产业变局,通过数字革命重塑发展范式,使企业具备穿越周期、生生不息的根系。 

“愿”是初心如磐的信仰灯塔,“成”是砥砺求索的行动坐标。成都院以“愿成”文化为弦,弹奏出报国宏愿的忠诚强音、客户托付的共赢和声、员工幸福的温暖乐章、基业长青的时代交响。这曲奋斗者之歌,必将引领激励成都院驶向更加壮阔的“愿之所向,成之所往”新境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