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新华网关注报道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各参建单位以科技赋能工程建设的事迹,水电基础局在建设淮安枢纽段截渗墙时所应用的数字孪生技术获点赞。 文中提到,“5月中旬,淮安枢纽“大围封截渗墙”竣工。此次完工的截渗墙成槽面积近10万平方米,最深槽段59米,相当于20层楼高,可有效阻隔地下水渗透,被称为淮安枢纽段的‘水下生命线’……在截渗墙施工中,‘智慧大脑’的数字孪生系统,将复杂的建筑结构立体呈现、旋转剖析,让施工人员直观、清晰地理解设计意图,真正做到‘看得清、做得准’。” 作为国务院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段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水电基础局项目团队在截渗墙建设过程中采用智能化管理,充分应用数字孪生、智能制浆等科技控制系统,实现地连墙施工成槽可视化、泥浆循环智能化和废弃浆液零排放,成功将槽孔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新闻链接://www.js.xinhuanet.com/20250710/d657348804774286be86ea12bfde7a60/c.html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