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4月28日,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乐山片区发电公司举行“匠心传承 携手共进”导师带徒签约仪式,首次创新推出“技能+思想”双导师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传统单一技术传承的局限,将思想引领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双核动力”,开创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破局传统 双导师模式破解人才培育痛点 在能源行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水电站既需要技术精湛的“工匠型”人才,也需要政治过硬、思想坚定的“复合型”骨干。然而,传统“导师带徒”往往聚焦技能传授,忽视思想引领,导致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乐山片区发电公司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创新构建“技能+思想”双导师体系。技能导师由公司领导、高级技术专家担任,负责技术传承与实战指导;思想导师则由党员领导干部担任,聚焦政治引领、文化浸润与职业素养培育。 通过“双线并进”,实现“技术能力”与“思想境界”同步提升,为公司锻造“德技双馨”的新生代人才队伍。 系统布局 全链条机制保障模式落地 为确保双导师模式取得实效,公司构建了“签约-计划-考核-督导”四位一体的实施机制。 为充分发挥双导师制育人效能,公司构建了“签约-计划-考核-督导”四位一体的实施机制。通过签订《导师带徒协议》,明确技能导师、思想导师与学员三方责任清单,建立办公室、党群部双重备案机制,实现权责制度化。 在此基础上,双导师立足学员特点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融合技术攻关、理论研习、思想引领等多元内容,最后形成“成长路线图”。为确保取得实效,公司除实施动态考核评估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技能实操比武、理论水平测试及思想动态分析外,还建立了“月度检查+季度反馈+限期整改”的督导闭环模式,持续优化培养过程。 “这一模式不仅是形式创新,更是机制革新。通过制度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相结合,让人才培养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导师之声 传承与引领的双向奔赴 思想导师以红心铸魂育人。思想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与“魂”,公司将以“四维行动”深化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建设。一是构建立体化培育矩阵,通过“思想领航”主题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公司发展战略深度耦合;二是打造“榜样故事会+红色研学”双线文化浸润模式,将工匠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融入青年员工价值塑造;三是个性化定制“职业素养+红色基因”融合课程,实现精准滴灌式教育;四是在重大专项工作中组建“师徒先锋队”,推动思想动员向生产攻坚的实践转化。 技能导师以匠心育匠才。“水电站的技术容不得半点马虎,我必须将多年经验倾囊相授。”乐山总厂梁工作为技能导师代表发言时强调。他提出“四个承诺”:以身作则树榜样、因材施教重实效、耐心指导解难题、关注成长助发展。以“师带徒”项目为载体,技能导师将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复盘、技术比武等方式,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实效展望 为行业人才战略提供示范样本 “双导师”模式的创新实践是乐山片区发电公司紧密对接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五向聚能”发展战略,将人才培育嵌入公司转型升级全局。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红色铸魂+技能报国”双轮驱动,为电力能源行业输送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技术硬实力的高素质人才。 “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希望以‘双导师’模式为支点,撬动公司全员素质提升,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细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单一传技”到“德技并重”,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乐山片区发电公司以“技能+思想”双导师模式开辟了人才培养新赛道。随着计划的深入推进,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青年铁军正加速成长,必将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导师带徒”签订协议现场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