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扎实推进,意大利贵宾会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大会,和集中整治违规吃喝专题推进会,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剑指违规吃喝等作风顽疾,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扎根见效,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一系列剑指作风之弊的实招硬招频频出击,一项项针对作风建设的组合拳效果空前,历史足以证明:作风建设唯有“紧一点”,企业生态才能“好一点”,发展根基更能“牢一点”。 “紧”一点思想之弦,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稳致远。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市场开拓、工程建设等工作开展点多面广,商务往来频繁,要以典型案例为“镜”,照出“一杯酒”“一顿饭”背后的腐败风险。作为“国之重器”的铸造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绝非小节,它往往是权力失范的前奏、利益输送的温床,“舌尖上的腐败”有时最终会侵蚀工程品质、败坏企业声誉,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要以典型案例为“清醒剂”,细照深思、汲取教训,持续补足精神之钙,锤炼坚强党性,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内化为内心的标尺、行为的自觉。明辨“能”与“不能”,坚守“该”与“不该”,守住“心”才能管住“嘴”。 “紧”一点制度之笼,扎牢监管篱笆,方能规矩常在。整治歪风,制度是根本。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隐形变异问题,必须构建严密的制度防护网,紧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特别是项目现场管理实际,细化标准,列出“清单”,明确“什么饭不能吃”。既要管住公款,严查超标接待、奢侈浪费;更要区分性质,严禁利用职权,接受利益关联方的宴请馈赠。要强化“关键少数”约束,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将监督“探头”延伸至项目部、外协队伍、采购环节等一线。善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审批流程留痕、费用支出透明,让制度的“铁笼”越扎越紧、带电长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从制度源头上杜绝“钻空子”“打擦边球”的空间。 “紧”一点行动之尺,狠抓自查整改,方能风清气正。整治重在精准,贵在常态。必须坚决克服“一阵风”“一刀切”的简单化倾向。行动之“紧”,既要“严”,更要“准”。一方面,要保持高压态势,对顶风违规吃喝“零容忍”,深挖背后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抓典型、强震慑,对顶风违纪者从严查处,对整改不力者严肃问责。另一方面,必须精准区分合规必要的业务招待与夹带私货的利益勾兑。鼓励各级主动自查自纠,畅通监督渠道,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以整改实效推动风气向上向好。 “紧”一点清廉之责,聚焦发展目标,方能基业长青。管住作风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清廉是生产力,作风更是竞争力。要紧绷责任之弦,层层传导压实清廉建设责任链条,将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到工程优质、效益提升、干部廉洁、生态优化上。关键少数更要起到带头作用,厉行勤俭节约,践行“亲”“清”企商关系,用合同规范制度对接替代酒桌“联络感情”。全体员工应清醒认识到,唯有克己奉公、勤俭奋斗,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安全生产、质量管控等切实工作中,把好作风转化为项目高质量履约、市场高水平开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能,才能锻造事业长久兴旺的“钢筋铁骨”。 “紧”是态度,更是方法。思想紧一寸,制度紧一尺,行动紧一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紧抓作风建设不放松,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扎根见效,以清正实干之姿书写电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