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时值火红七月,党旗猎猎飘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电建港航公司济南市大明湖排水分区工程六工区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建设者们,头顶炎炎烈日,以昂扬的青春姿态奋战在沟槽与钢筋之间,以青春奋斗为党的生日献礼。青年突击队员们锚定“增效益、降成本”目标,自主“领题”,成立9个QC课题小组,以工艺创新与“精打细算”推动经营生产目标任务高效推进,为泉城“水治理”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党旗下的“揭榜先锋” 环绕大明湖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周边地下水位高、深基坑施工周期长,一旦处理不到位,易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边坡失稳,严重影响安全管理,增加人材机消耗。“谁能解决基坑高效抽排水问题?啃下这个‘硬骨头’!”项目党支部书记张庆太在支部会上郑重抛出课题。 仅三天后,青年党员王栋梁便带领3人小组提出了一套基坑抽排水新方案:采用PVC同侧集水管道,将基坑内明渠与降水井中多台水泵联动,排水效率一举提高了30%。项目部立即组织会审和班组集体观摩。沟槽边,小伙子们围成一圈,个个伸着脖子仔细观看。有人认真聆听抽排水系统优化举措,有人笔记记得飞快,有人时不时交头接耳:“这套方法简单实用,我怎么没想到。”“创新不是蛮干,是算出来的、试出来的!”张庆太看到成果后倍感欣慰,“青年人朝气蓬勃,创新活力十足!” 钢筋中的“方寸之长” 烈日炎炎,工程技术部部长王少斐手持设计图,蹲在箱涵施工段,看着一堆堆裁切剩下的钢筋头心急如焚。“10米箱涵配12米螺纹钢,每根钢筋都要产生2米废料。这样损耗率太高了,必须优化下料长度!” 说干就干。王少斐立即召集技术团队和设计人员,在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展开测算。图纸上密密麻麻布满反复涂改的公式,终于找到了破局之道——将箱涵单节长度微调至11.7米!这一巧妙变化,恰好匹配12米钢筋,实现近乎零损耗的完美对接。“每节节省1.7米,全线2.1公里下来,足足省下12.35吨钢筋,直接性创效11万元!”技术员兴奋地拿着计算器验算一遍又一遍。 方案落地后,切割机轰鸣声中,工人师傅笑着竖起大拇指:“这年轻部长真了不起!以前切钢筋满地都是废料,现在尺寸严丝合缝,既省了切割时间,又省了搬运废料的力气!” 混凝土的“接力服役” 临近下班,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声音:“王工,我这施工点混凝土浇筑完还剩下两方多,这咋办啊?”设备物资部的王浩楠沉着回应:“别急,马上给你调拨。”挂断电话,王浩楠迅速在群里发布“调拨信息”,详细说明剩余混凝土的规格、数量与存放位置。短短半小时,这批可能被遗弃的混凝土便找到了“新归宿”,成功避免了浪费。 这惊心动魄的物资“救援”,不过是王浩楠日常工作的缩影。面对种类繁多的物资材料,他在电脑上建立一套精密的现场材料台账系统,实时更新物资动态,不断优化调拨流程。在他的统筹下,施工现场仿佛拥有了高效运转的“智慧中枢”,各种材料得以在不同施工点位间无缝流转,实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 “一方C35的混凝土就是300多块钱。只要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在信息价低点集中浇筑,及时协调,让一车混凝土在多个点位接力,每月从我手里就能节省上万元。”王浩楠掰着手指算道,嘴角不自觉上扬。 账本里的“毫厘之争” 随着降本增效工作深入开展,节约精神已经贯穿整个项目部。财务资金部严格落实进项税发票管理,严把日常费用报销关,针对于差旅费、办公费等“三项费用”,积极推行普票换专票,堵住成本漏洞。 综合办公室在办公楼、宿舍以及食堂出入口张贴海报,广泛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提升职工安全用电意识,普及绿色节能理念。为杜绝“长明灯”“人走忘关空调”,办公室为电器统一安装了“智能开关”,依据作息实现定时断电。同时,项目部青年自觉发起“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珍惜粮食,帮助食堂细化食材采购计划,在保障食材新鲜度的前提下,减少夏季食材积压,每月节省后勤开支千余元。 泉城水脉,蜿蜒流转;创效大势,如潮涌动。在济南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项目部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建功有我的责任感,将“降本增效”理念深度融入施工的每个细节。他们以科学规划为笔、以先进技术为墨、以严谨管理为尺,在守护城市“水脉”坚固防线的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用汗水与创新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