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一带一路故事】背影
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作者:李鹏飞、杜菲 时间:2025-07-10 字体:[ ] 分享:

有一种背影带来温暖,那是跨越山海的并肩;有一种背影给予力量,那是共建家园的担当。

南欧江的雨季绵绵,四级电站的大坝已在水汽中显露出灰黑色的轮廓。这条奔腾在老挝北部的河流,像一条蜿蜒的绸带,紧紧连接着中老两国,江畔的电站便是绸带上最坚实的结。雨季的脚步越来越近,坝区的每道背影都浸在水汽里,共同捍卫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光明。

电缆保卫战

老挝的雨总带着热带季风的急脾气,噼里啪啦砸在南欧江四级电站的电缆沟上。在“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过程中中,冯力发现库房附近的电缆绝缘电阻值偏低,这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蹲在沟边,安全帽的帽檐淌着水,顺着脖颈滑进衣领。他没顾上擦,手指正一寸寸抚过电缆的绝缘层,指腹碾过一道细微的裂痕时,忽然停住了。

“得把整根抽出来。”冯力抹了把脸,雨水混着额角的汗,顺着下巴滴进沟里。

身为机械工程师的许强应了声,抡起铁锹就往泥里扎。铁锹刃陷进湿泥的瞬间,溅起的泥水打在许强的工装裤上,晕成一片深色。受地形地理位置的限制,擅长起重指挥操作的他此时也只能靠自身力量将电缆从沟渠中轻轻拔出,冯力在一旁接应。

泥泞里的背影,从来不是孤单的前行。远处传来叉车的轰鸣,支援的同事们带着新电缆往沟边赶。许强艰难爬出沟壑,后背湿透,宛如地图般展开。他仰头猛灌半瓶水,水流沿着脖颈而下,在胸前勾勒出两道浅白的轨迹。“再加把劲!”他朝沟里喊,声音带着沙哑。

当检测仪器的数字跳向合格区间时,一缕阳光刚好刺破南欧江的云层。冯力拍了拍许强的后背,指腹蹭过对方工装上泛白的盐渍:“你看,这盐花儿,多像勋章。”两人的笑声混着江风,在电缆沟上空荡开。

这场雨里的抢修,不过是电站日常的一个片段。但那些在泥水里交叠的背影,早已把“安全”二字刻进了中老员工共守的堤坝里。

高温下的迁徙

雨刚歇,南欧江的太阳就泼下来,带着灼人的重量。

泄洪闸启闭机室的温度计,红色指针死死钉在40℃。老挝籍安全员拉松攥着巡检表,指腹反复蹭过“PLC系统高温预警”那行字,额角的汗珠砸在纸页上,晕开一小片墨渍。“这些设备重要得很。”阿普凑过来,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温度曲线,“超过35℃就容易出问题,真要是坏了,防汛可就悬了。”

拉松忽然蹲下身,捡起根树枝在泥地上划。先画个长方形当营地办公楼,再圈出几个小方块——那是闲置空调的位置。这个在电站待了多年的老挝青年,闭着眼都能数清营地有多少台空调,哪台制冷最劲。太阳把两人的影子钉在地上,工装后背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紧紧贴在皮肤上,连衣料的纹路都看得分明。

拆空调那天,阿普踩着梯子往上爬,安全带勒得肩头发紧,汗珠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掉。拉松在底下扶着支架,手掌在金属架上攥出白印,后背的安全绳被汗水浸得发黑,与工装上的盐渍晕成一片。当空调被抬上卡车时,两人的裤脚都在滴水,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头顶的烈日。

傍晚的南欧江泛着金红,新装好的空调外机正嗡嗡转。拉松掏出手机记录,屏幕上的数字从40℃一点点往下掉,他忽然转头冲阿普笑,眼里的光比江面的碎金还亮。空调搬家行动是电站响应公司降本增效号召的生动实践,“降本增效”四个字,早已写进了共守电站的日子里。

暮色漫上来时,营地的灯一盏盏亮了。南欧江的风掠过坝顶,拂过那些或深或浅的背影,带着中国员工掌心的老茧,印着老挝青年眼里的热忱,却都在夕阳里泛着同样的光。

江面上的雾又开始聚了,像清晨时那样朦胧。但那些曾在泥水里、烈日下交叠过的背影,早已把彼此的温度,刻进了电站的钢筋水泥里。这大概就是“一带一路”上最动人的风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用并肩的背影,把他乡变成了共同的家园。


 

 


【打印】 【关闭】